患者,男,9岁,以“发作性双侧肢体无力1年余”为主诉入院,发作性肢体无力,每个月1~2次,左右交替发作,右侧肢体无力发作更频繁。起初被诊断“癫痫”,并按癫痫治疗,但仍反复发作,外院进一步查头颅MRI+MRA提示“烟雾病可能性大”。转诊我院,行DSA检查,明确诊断“烟雾病”,Suzuki分期2期,行头颅CT灌注检查提示双侧额叶灌注减低,双侧基本一致。既往史无特殊。
图1外院头颅MRI及MRA图像
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后,考虑到右侧肢体无力发作更频繁,应是左侧脑缺血更严重,因此先行左侧间接搭桥手术(左侧脑-硬脑膜-颞浅动脉-颞肌-血管融合术),刚开始患者家属犹豫,反复后仍决定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围手术期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术后右侧肢体无力完全消失,术后2个月复查头颅灌注提示左侧脑灌注明显改善。
图2小儿缺血型烟雾病间接搭桥手术示意图
因左侧肢体无力仍频有发作,考虑右侧脑缺血严重、灌注检查也提示右侧脑缺血。因为左侧的搭桥手术效果明显,患者家属获得了信心,遂坚决要求进一步再行右侧间接搭桥手术(右侧脑-硬脑膜-颞浅动脉-颞肌-血管融合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围手术期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术后左侧肢体无力也完全消失。术后随访至今2年,双侧肢体无力症状均未再发作,CT及MR灌注检查提示双侧脑灌注均明显改善。
图3术前、左侧搭桥术后2个月、双侧搭桥术后1年CT灌注
图4左侧搭桥后1年左侧颈外动脉对脑组织的供血范围
图5右侧搭桥后1年右侧颈外动脉对脑组织的供血范围
涂献坤
神经外科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执业地点:福建医院神经外科
门诊时间:每周一下午,门诊
个人简介:涂献坤,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日本東北大学脑神经外科访问学者,日本仙台广南病院脑神经外科访问学者,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从事脑血管病(烟雾病、颈动脉狭窄、脑出血、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脑肿瘤(脑膜瘤、胶质瘤、脑转移瘤、听神经瘤、垂体瘤、颅咽管瘤)、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颅脑外伤等神经外科常见病的外科治疗。擅长烟雾病的搭桥手术治疗,已独立完成烟雾病搭桥手术近例(年)。研究脑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十余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课题7项,第十五届福建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福建省医学科技三等奖各1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