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方案选择,照着做就对了
TUhjnbcbe - 2021/12/27 17:57:00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健康的慢性病之一,并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40-49岁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到32.0%[1]。

来源:摄图网

目前,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中国甚至全球慢性病的第三位,形势严峻[2]。如何规范化治疗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尤其是在安全用药方面,仍需加强学习及管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骨质疏松用药的那些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目的

1)缓解相关症状,比如疼痛;

2)减少骨量丢失;

3)提高骨密度;

4)防治骨折发生,降低骨折发生风险。

适宜药物干预治疗的人群[3]

药物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降低骨折风险,在方案上应当遵循个体化原则,依据患者的性别、骨折风险程度等因素来综合考量。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需要考虑药物治疗:

①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骨密度:T≤-2.5),无论是否有过骨折者;

②骨量低下(骨密度:-2.5<T值≤-1.0),并存在一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无论是否有过骨折者;

③没有骨密度测定条件时,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也需要考虑药物干预治疗:

--已发生过脆性骨折;

--OSTA筛查为“高风险”等患者。

来源:摄图网

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方案选择[2][3][4][5][6]

目前,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根据作用机制,主要分为四大类:①骨吸收抑制剂(包括双膦酸盐、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RANKL抑制剂);②骨形成促进剂;③其他机制类药物(包括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维生素K2类和锶盐);④中药。

来源:摄图网

01

双膦酸盐类

该类药物半衰期较长,多采用间歇用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常用的有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利塞膦酸钠、伊班膦酸钠、依替膦酸二钠和氯膦酸二钠等。

以上几种药物均可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另外,阿仑膦酸钠还可用于男性骨质疏松,利塞膦酸钠可用于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依替膦酸二钠可用于增龄性骨质疏松。

选用此类药物,需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方案选择,照着做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