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ytact在晚期胃癌的小鼠模型中表现出良好的抗癌活性(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Delytact的获批让我们能够为已有疗法无法控制的胶质母细胞瘤和其它恶性胶质瘤患者提供首个溶瘤病*治疗选择。”第一三共日本研发部负责人WataruTakasaki博士说,“我们很高兴有机会能够与Todo博士合作为患者和医生们提供这款创新治疗模式。”溶瘤病*疗法开发的历史和现状
溶瘤病*疗法的开发已经有不断的历史,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有些癌症患者在感染病*之后,体内的肿瘤会缩小或者消失。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间也发现过一个特殊的病例,一名晚期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受到新冠病*感染后,体内的肿瘤大部分消失了。这些病例都显示了病*感染激发的人体免疫反应可能具有抗癌效力。在上世纪50-80年代,研究人员就开始进行临床试验,检验能够复制的野生型或者减*病*的抗癌疗效。然而,这些病*的问题是没有有效的手段控制它们的*性,并且让它们只在癌细胞中复制。在年,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表明,通过对HSV-1病*进行基因工程改造,能够让它们在胶质瘤细胞中选择性复制并且在动物模型中表现出可喜的疗效。这一研究开辟了通过设计和构建病*基因组开发溶瘤病*的新时代。中国在年批准了上海三维生物公司开发的重组人5型腺病*注射液。在年,美国FDA批准了安进(Amgen)公司开发的基于HSV-1病*的Imlygic,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溶瘤病*疗法开发历史上的里程碑(图片来源:参考资料[4])年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发现,在年到年,总计有97项相互独立的临床试验汇报溶瘤病*治疗癌症的临床试验结果,这些试验中,最常见的溶瘤病*类型为腺病*,HSV-1,呼肠孤病*(reovirus)和痘病*(poxviruses)。治疗的癌症类型包括黑色素瘤、胃肠道肿瘤、胰腺癌等多种癌症类型。▲-年发布的临床试验报告中溶瘤病*治疗的癌症类型(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在年安进的溶瘤病*疗法Imlygic获批之后,这一创新治疗模式得到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