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啥,天塌了,还有个高的顶着!”
当身边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喜欢用这句玩笑话鼓励别人,好像个高的,天生就比个矮的能耐大。
但是用到姚德芬身上,难免有点讽刺,因为她是亚洲第一女巨人,15岁就长到了2米36,比姚明还要高上十公分。
然而身高差不多,命运却截然不同。
姚明凭借着身高优势,成了世界体育明星。
而姚德芬最大的心愿,却是吃上饱饭,穿上一双合脚的皮鞋。
姚德芬是安徽舒城县人,年生人,父母生了5个孩子,她排行老四。
5岁之前,姚德芬还是一个正常的孩子。
5岁之后,身高就像拔节的麦苗疯长开来,饭量也大得惊人。
起初家里人也没在意,反而因为孩子个高,能吃,表现得很得意。
没想到,身高却成了阻碍姚德芬一生的噩梦。
三年级时,姚德芬的个子蹿到和老师一般高,坐在小伙伴中间,就像羊群里立着一头骆驼,极其格格不入。
小伙伴们把她当做大人,课上课下都故意疏远她。
渐渐地,姚德芬变得很自卑,最后连去学校的勇气都没了,没读几年书,她吵着闹着要退学。父母拿她没办法,只能把她接回家。
回家后,姚德芬的身高越长越快,外面的风言风语格外的刺耳,父母不想听别人嚼舌根,就把她关在家里,不许她出门。
本是四处撒欢的年纪,而姚德芬却像一只被囚禁在牢笼的鸟,渴望自由,但又害怕见到光明。
到了十五岁,姚德芬的个子已经飙到了2.03米,十里八村都在传:
“姚家生了个怪胎!”
“以后谁敢娶他们家闺女,太吓人了!”
父母忍受不了外界的冷嘲热讽,便举家搬迁到县城。
本以为换了地方,耳根就能清净了,可没想到,城里看客的好奇心比农村人还强烈。
搬去县城之后,只要姚德芬走出去,便有一大群人涌过来,像看猴一样,对她围追堵截。
姚德芬被这场面吓得大哭,逃难似的逃回了家。
她哭着问母亲:“他们都说我是怪物,哥哥姐姐都长得正常,为什么偏偏我是个怪物?”
母亲心如刀绞,泪流满面,却不知如何安慰女儿。
就这样,舒城县出了个“怪物”的消息,很快被传开了,六安市的记者也闻风而来,采访了这个“女巨人”!
他们将姚德芬的故事刊登在报纸上,姚德芬就像一个横空出世的新星,红遍了整个安徽省。
同时也引起了安徽省体工大队的注意,省体校的领导来到姚德芬的家,表示愿意把她招进省体校篮球队,并且打算将她培养成第二个郑海霞。
从小到大,身高一直是姚德芬的障碍,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借着身高的优势进省体校,姚德芬兴奋的一宿未眠。
更让她更高兴的是,省体校包吃包住,以后不仅可以有事业,还能为家里减轻负担。这可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那夜,姚德芬有地狱升到天堂的感觉。
带着美好的梦想,年,姚德芬进入了安徽省体校队。
姚德芬天资一般,体能也极差,运动一小会,就累得气喘吁吁。
有些队友会在后面议论:“这大高个就是摆设,留在队里就是拖后腿的。”
姚德芬深知体校可能是自己唯一的机会了,为了能敞开肚皮吃饭,也为了父母,她每天加班加点训练。
可不知为何,她越卖力,体能反倒越差,稍微加大一点强度,就头晕目眩,四肢无力。进体校的第三个月,她竟在训练时晕倒了。
医院,经诊断,她患上的是“巨人综合征”。
这种病,是脑垂体的分泌生长素过多引起的,而且已经形成了脑瘤,如果不及时手术,生命堪忧。
女儿得了脑瘤,父母心急如焚,可一万元的手术费,对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
没钱治病,父母只能一边叹息,一边收拾东西,哭着把姚德芬带回了家。
篮球梦碎,一切回到了解放前,甚至不如当初。
回到家以后,父亲的胃病也越来越严重,家里一贫如洗,姚德芬不想在家里吃闲饭。
年,一家马戏团的负责人找到姚德芬,想邀请她加入戏团,当一名特型演员。
母亲担心她的身体,哭着说:“你身体这样,在外面出个啥事,该咋办啊?”
姚德芬安慰母亲:“妈,没事,我都这么大了,总不能让你们养我一辈子吧,以后我挣了钱,你们也不用那么苦了!”
姚德芬在马戏团,每个月元的工资,虽然不高,但是比起以前,她已经很满足了。那时最开心的事,就是发了工资,跑到邮局给家里寄钱。
食堂的阿姨知道姚德芬饭量大,每次打饭时,偷偷给她加满,并乐呵呵说:“孩子,多吃点,再苦,咱也不能亏了肚子!”
可是因为体型太大,营养跟不上,姚德芬还是瘦脱了相。
等五年合同期结束回到家时,母亲看到瘦骨嶙峋的闺女,差点没认出来,站在家门口,母女俩抱头痛哭。
在家待了一阵子,发现家里依旧贫穷,姚德芬太想替家里分担责任了。
没多久,她又主动联系了四川一家杂技团,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这时她已经26岁,身高已经蹿到了2米36,成为了“亚洲第一女巨人”!
年5月,姚德芬跟随杂技团到广东演出,广东电视台对她进行了报道,报道一出,医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