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时紧急实施开颅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成功获救
3月5日,初春的清晨,久违的阳光穿过玻璃,洒落在病床上。紧张了一夜的母亲,看着熟睡着还是花样年纪的女儿,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然而就在前一天晚上,16岁的女儿还处在危险的边缘……
3月4日傍晚,上夜班的神经外科医师吴彦涛,如往常一样穿梭于病房、办公室和急诊之间,处理着患者的突发状况、解答疑惑、下医嘱等等,他们就像“定海神针”,让病患和家属们更加安心、放心。
事发17点左右,一个急诊电话打乱了这一切。“吴大夫,快,急诊来了一位颅脑损伤病人,颞骨骨折伴硬膜外血肿,病人烦躁,才16岁……”,时间就是生命,吴彦涛一路小跑来到急诊,一边查体一边向家属询问病情。
该患者系16岁女性,正值花样年华,却因意外受伤,急诊入院时已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颅脑CT提示颅骨骨折并少量硬膜外血肿。神经外科会诊后收入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3小时出现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立即复查颅脑CT提示硬膜外血肿增加至50ml左右,并中线移位,已经存在明确的手术指征。
提到开颅手术,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个大手术,风险高,医院才能做。”而这名16岁少女的家属却选择相信神经外科团队,医院。他们的一句“我们不转诊,我们相信你们!”让大家信心倍增,立即投入到手术的紧张准备中。
对于颅脑危重患者来说,尽早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有效保障,我院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手术室、麻醉科等科室紧急部署,马上开启绿色通道,快速准备好手术相关事宜,电话联系休假人员迅速返岗,并陪同家属完善患者术前定位,仅30分钟即开始手术。
考虑到患者病情危急,在与家属积极沟通后,神经外科吴彦涛主任综合患者病情,快速制定最优手术方案,考虑患者为年轻女性,合理设计开颅皮肤切口。
经麻醉医生插管全麻后,当晚22时许手术开始,由神经外科主任吴彦涛主刀,实施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并术后骨瓣复位。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相互配合,团结一心,认真负责,历时3个小时,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意识清楚,言语清晰,四肢活动自如,复查CT血肿完全清除。
“术后恢复得很好,服务好、医术高,打心底感谢他们!”患者家属热泪盈眶地说。看到患者脸上重新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医护人员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她举起的手臂是对大家付出的巨大肯定。“该患者是我科手术患者中年龄最小的,有了这次手术的经验,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相信我们坚守基层也能创造‘奇迹’。”吴彦涛说,此次以规范的诊疗流程、快速的应急能力、过硬的急救技能,在最短的时间成功抢救患者,医院神经外科医疗技术再上新台阶。
专家简介
吴彦涛,医学学士学位,神经外科主任,神经外科主治医师。从事外科相关疾病临床诊疗工作1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率先在高陵区域内开展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擅长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及开颅手术;颅脑损伤的去骨瓣减压、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开放性颅脑损伤所致颅骨骨折的整复手术以及开颅术后颅骨缺损的后期颅骨成型手术。同时擅长慢性硬膜下血肿、脑干出血、颅内感染等相关疾病的外科诊疗。于年9月--年8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熟练掌握了ICP植入术及颅内压监测技术;神经内镜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新技术。联系方式:。
神经外科医疗特色及主要诊治疾病:各类脑出血的微创穿刺置管引流及开颅血肿清除术;颅脑损伤的去骨瓣减压、开颅血肿清除、颅骨整复以及后期颅骨成型手术。特殊部位的脑出血、凸面脑膜瘤、颅内感染等相关疾病的外科诊疗,以及术后早期的床旁康复诊疗技术。计划引入ICP植入术及颅内压监测技术;神经内镜辅助开颅血肿清除等新技术。医院的帮扶,逐步开展脑肿瘤、脊髓脊柱常见疾病,包括:颅内肿瘤、颈胸腰椎退行性病变、脊柱创伤、椎管内肿瘤、脊柱骨肿瘤、脊柱及脊髓畸形、颅颈交界区畸形等。力争让医疗技术医院的最前沿,让老百姓在医院的诊疗服务。
END
供稿:彭国其曹龙庆
编辑:王凯
审核:赵娜
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