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病例分享南大一附院神经外科有效治疗罕 [复制链接]

1#

患者简要病史

女性,27岁,因“头痛伴剧烈呕吐1周”来医院就诊。术前磁共振:图1(-07-15)示:左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图2为术后病理结果。

图1

-07-19日在医院神经外科由段剑副主任主刀行侧脑室脑膜瘤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提示横纹肌样型脑膜瘤,WHOIII级。

图2

术后复查情况

术后当天复查CT示肿瘤全切,因术中肿瘤血供丰富,恶性程度高,瘤腔稍有积血(图3)。

图3

考虑肿瘤恶性程度高,建议术后早期行放化疗并定期随访,-08-31日复查MRI(图4)示,肿瘤复发,建议继续行放化疗。

图4

-10-25日再次行手术治疗

-10-15日患者感头痛来医院门诊复查MRI示(图5),肿瘤复发,较-08-31日明显增大,经神经外科讨论后决定行手术治疗。

图5

-10-25日由段剑副主任主刀行左侧脑室脑膜瘤切除术,手术顺利,-10-26日复查MRI示(图6)左侧脑室脑膜瘤切除满意。

图6

术后病理提示间变脑膜瘤,WHOIII级如(图7),考虑恶性程度高,且短期内复发,建议术后早期行放化疗。

图7

再次入院,病情变化考虑转移

年11月22日因“头痛伴剧烈呕吐1周”,再次入住医院,查体: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神经系统无明显阳性体征。年12月5日出现尿崩。复查头颅MRI如(图8),脊髓MRI未见转移灶。

图8.鞍区可见强化灶,考虑脑膜瘤转移至垂体柄

开展多学科MDT讨论

在科室进行病例讨论后考虑病情复杂,建议进行多学科讨论,由神经外科况建国主任牵头,组织肿瘤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内分泌科等多位专家(图8)。经过仔细查体,详细询问病史及阅读既往影像资料及化验结果,认为患者左侧脑室脑膜瘤转移至垂体柄,建议先行化疗+靶向治疗,并由神经外科吴海滨博士根据病理和基因检测结果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吡柔比星+安罗替尼),后期再行放疗和化疗。

图9

据介绍,脑膜瘤转移到垂体柄在案例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病例,目前国内还未见相关报道,治疗经验需要医生不断探索。恶性脑膜瘤对目前常规放疗和化疗都得不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靶向治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目前用于脑膜瘤的靶向治疗药物很少,根据患者病理和基因检测结果,发现安罗替尼是潜在获益的靶向药物,该药是一种新型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VEGFR、PDGFR、FGFR、c-Kit、Met等激酶,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化疗一程后复查

经过一疗程化疗,患者头痛及尿崩症状明显好转,复查MRI提示垂体柄转移灶及侧脑室脑膜瘤强化灶明显缩小(图9)。

图10

病例总结

尽管恶性脑膜瘤对常规放疗和化疗不敏感,但对恶性脑膜瘤患者进行基因检测、选择针对患者个体化治疗的靶向药物是非常具有临床意义的。据了解,神经肿瘤化疗是通过药物来治疗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恶性肿瘤,是结合肿瘤内科学和神经外科学的交叉学科,要求医生既要精通肿瘤化疗,又必须具备神经外科学相关知识。在洪涛院长和李美华主任大力支持下,医院神经外科率先在省内成立神经肿瘤化疗亚专业,选派吴海滨博医院神经肿瘤科系统学习了神经肿瘤学化疗、靶向治疗和临床试验相关知识。目前神经外科神经肿瘤化疗亚专业收治的病种有: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髓母细胞瘤、胶质瘤、室管膜瘤、生殖细胞瘤、恶性脑膜瘤等恶性神经系统肿瘤。能够开展根据分子病理指导的恶性肿瘤的个体化化疗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并开展了多项针对脑胶质瘤的临床试验。

团队介绍

段剑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颅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及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包括: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听神经瘤、三叉神经鞘瘤、海绵状血管瘤、脊索瘤等。擅长神经内镜微创治疗蛛网膜囊肿、脑积水、脑出血、视神经管减压、脑外伤等。在省内率先开展神经内镜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该技术获得了医院新技术奖;并获得了全国高血压脑出血病例大赛“一等奖”,全国神经内镜视频比赛获得亚*。作为负责人之一,年、年成功开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神经内镜微创治疗脑出血。作为青年文明号号长,在科室领导指导下神经外科获得了市级及省级青年文明号光荣称号。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主持并参与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卫健委等课题10余项。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10余篇。吴海滨医学博士主治医师毕业于苏州大学主要从事领域: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颅底肿瘤等神经系统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脑胶质瘤、髓母细胞瘤、脊髓肿瘤、恶性脑膜瘤、颅内转移瘤、生殖细胞肿瘤、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室管膜瘤等神经系统肿瘤的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参与多项新药临床实验等。主要研究方向:神经系统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学术成就:近年来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及省卫生厅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目及国家青年基金项目1项。在SCI期刊发表7篇学术论文。

科室目前已开始招募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志愿参与新药临床试验,具体相关事宜请联系:吴海滨博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