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胶质母细胞瘤级影像诊断要点 [复制链接]

1#
伍德灯 http://m.39.net/pf/a_6513403.html
1.要点

又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最高,可继发于弥漫性星形细胞瘤,也可为原发(更常见)。原发的好发老年人(平均55岁),临床病史短,常小于3个月。常见扩散途径是通过胼胝体、内囊、穹窿、前联合及视放射直接蔓延。亚型为巨细胞胶质母和胶质肉瘤。

2.概述

占星形细胞瘤的60-75%,约80%大于50岁,好发于大脑半球皮质下白质区,发病率依次为颞叶、顶叶、额叶和枕叶。常浸润临近皮质或通过胼胝体侵犯对称大脑半球。

3.影像表现

MRI平扫常为混杂信号,常伴出血、囊变。MRI增强呈不规则厚壁花环样强化,肿瘤血管生成明显。DWI为高信号。MRSNAA峰下降,Cho峰升高。胶质肉瘤常位于脑表面,当富含肉瘤成分时,MRI表现与脑膜瘤相似,以胶质成分为主时,MRI表现与胶质母相似。

4.鉴别诊断

孤立性脑转移瘤:不规则花环状强化的孤立性转移瘤与胶质母影像表现相似,当FLAIR发现临近皮质出现异常高信号改变,为肿瘤浸润,为胶质瘤表现。

淋巴瘤:多为近脑表面或靠近中线的实性肿块,偶见囊变,影像表现与胶质母相似。

本次活动由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衡山论健组委会共同主办。每周三下午四点半到五点十分医学论文写作讲座。每次讲座期间可群内打卡,打卡超过10次可找管理员助手申请学分。每次开课前将讲座预告文案转发朋友圈的,免费赠送1个学分。请勿删除朋友圈,后期管理员助手会查看。扫码入群。

精彩课程回放:第一期:扫码即可观看。

精彩课程回放:第二期:扫码即可观看。

第三期回放:浙江大学学报前总编辑张月红教授

第四期预热:重庆大学学报张育新主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