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8,杨晓勇 [复制链接]

1#

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这位

可是在显微镜下“修”大脑的人

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一院

职业坐标:

仁心仁术,医脑医心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年西南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研究生毕业后医院;年至医院神经外科研修颅底肿瘤顶尖技术;国家及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篇;参与承办省市级继续教育学术活动3次,多次受邀讲课。

守护大脑的勇士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器官

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

就连最先进的电脑也无法比拟

在那么重要、那么复杂的器官内切割

他是怎么做到的?

”在显微镜与一台价值上百万的机器的帮助下视野被放大

作为专业医生,需要的是仔细排查到大脑深部的病变

并仔细的‘修’好它“

杨晓勇说,请放心,我的手,不抖!

一个脑瘤病人看晓勇水平

患者坚决要求手术

他遇到一个30多岁的男性患者,诊断为额顶叶窦镰旁脑膜瘤,虽然还没瘫痪,但照那样发展,瘫痪是不能改变的事情。

患者坚决要求手术,因为上有老,下有小,他瘫了,家就垮了。

可是脑膜瘤所处的位置紧挨着神经,一不小心就可能瘫痪、大出血,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但杨晓勇的眼神和沟通让病人很坚定,就要他做手术。

术前术中

术前,他没日没夜反复模拟手术进入的通道,考虑着在术中可能会发生的每一个问题,计划好发生任何一个问题时所需的挽救措施。

术中,他将手术做到与预想毫厘不差、无一分一秒浪费、没让患者在手术台上多流一滴血。

术后

值得敬佩的是,在不损失任何大脑神经的情况下,杨晓勇完全切除了肿瘤。术后患者也如期苏醒,经术后康复治疗后满意的回家了。

仁心仁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杨晓勇的人生格言是:我要做一个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

他说一院的神经外科作为市重点学科,这是对过去的努力的肯定,也是对现在的奋斗的鼓舞,更是对未来的拼搏的激励,他坚信一院神经外科不该只是市重点学科,他们一定能做的更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