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慢性闭塞
介入开通术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介入微创治疗目前已经成为了临床治疗中一个崭新的发展方向。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脑血管介入发展的进程。而脑血管慢性闭塞开通术则是神经介入技术的“硬骨头”。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成功为一例右侧颈动脉闭塞的高龄男性患者施行了颈内动脉慢性闭塞介入开通术,打通了大脑的生命线。
病例介绍
患者是一位70岁高龄的男性,有近20年高血压史,脑梗塞、并有长期吸烟史。2个月前,患者出现头昏伴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症状,医院治疗后无明显改善,随后慕名转入我院神经外科。转入我院后,患者的左侧上肢已经不能抬起、不能持物,做了颅脑MRI检查,显示患者右侧额颞顶叶多发脑梗塞,颅脑MRA显示右侧颈内动脉未见显影,磁共振灌注检查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低灌注表现,DSA检查显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
充分的术前评估
随后,神经外科介入团队对患者病情进行整体评估:病人右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且病人已因代偿不足出现了新发梗塞,若不处理很有可能在近期出现更大的新发脑梗塞,因此开通血管的必要性非常大。但颈动脉慢闭开通手术风险及难度大,术中有闭塞病变无法开通,出现医源性夹层,有血栓向颅内逃逸导致脑梗塞,开通后有导致高灌注脑出血等风险。
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我院神经外科介入团队为患者做了详细的评估,结果提示右侧颈内动脉眼段以远管腔正常,这预示着病人的右侧颈动脉慢性闭塞介入开通有着很高的成功概率。若无法通过介入开通,同时做好行颈内动脉剥脱术的准备。
抽丝剥茧,打通患者大脑的生命线
经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同意和充分的术前准备,12月初,由麻醉科、护理团队、神经外科介入团队、手术医生组成的手术团队按照预定手术方案在我院新建的复合手术室有条不紊地实施右侧颈动脉慢性闭塞开通术。术中,神经外科介入团队经微导丝多次试探后,成功进入闭塞颈内动脉的远端真腔,随后放置血管保护伞、球囊预扩张、抽吸血栓、支架置入……当再次造影支架打开,原来闭塞的右侧颈内动脉及远端动脉显影良好,血管通畅了。此时所有手术团队人员的脸上都露出了成功的微笑。
一周后,患者接受了头颈部CTA检查,显示患者的右侧颈动脉血管通畅,颅内血供良好,患者症状缓解,顺利康复出院。
DSA成像显示图
几天后,患者接受了头颈部MRI检查,显示患者的右侧颈动脉血管通畅,颅内血供良好(图)。术后1周,患者复查MRI检查+右侧颈动脉血流通畅良好,顺利康复出院。
专家解读
颈内动脉闭塞(interalcarotidarteryocclusion,CICAO)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认为闭塞时间超过4周的称为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hronicinternalcarotidarteryocclusion,CICAO),无症状的CICAO卒中复发率低,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或者轻型卒中者的年复发风险为5%-6%,若果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发生卒中的风险可能更高。随着颈动脉闭塞的临床检出率增高,CICAO的治疗更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