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回银行间债市理财产品独立开户意味着什么 [复制链接]

1#

重回“两万亿”时代


    98只偏股基金仓位超过九成


今年以来的单边上涨行情


    ,让饱受大熊市折磨的基金


    经理找回了过往牛市的从容与自信。短短6个月,基金总体管理


    规模重回"两万亿"时代;偏股型基金仓位


    从去年年底的契约底线重返历史的高峰区域;前期还让基金经理们苦不堪言的金融、地产,又成为最时髦的摇钱树;分散风险、均衡配置的投资思路已被"精挑个股


    、重仓出击"所取代……


    国信证券统计数据


    显示,截止7月21日,60家基金公司旗下520只基金二季报披露完毕,基金整体业绩显著上扬,单季度利润额达3460.46亿元,环比增加16.8%,剔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仍有806.11亿元,较一季度的-790亿元显著改善。同时,基金总体管理规模为23064.83亿元,较上季度的19753.39亿元增加了3311.44亿元。


    指数化策略下的高仓位


    刚刚出炉的二季报,主动型基金的高仓位着实令人吃惊。天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昨日,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已飙升至83.46%,相比上个季度上升8.02%,股票


    型基金平均仓位猛增至86%。


    据二季报显示,截至昨日,共有98只偏股型基金的持仓比例超过了90%,其中的25只是指数型基金,剩余的73只均为主动偏股型基金。在主动型基金中,仓位最高的前三位分别是大成优选


    、南方绩优成长


    和易方达价值增长,其股票仓位分别为98.37%、94.94%和94.9%。


    从基金公司来看,仓位超过9成的基金主要分布在易方达、华夏、交银施罗德、汇添富和银华等几家基金公司。数据显示,易方达旗下共有8只偏股型基金仓位超过90%,其中6只为非指数型基金,易方达策略成长


    及其2号,持股比例均超过92%;交银和汇添富分别有4只基金的仓位超过90%;华夏基金旗下有7只基金仓位超90%,其中5只为主动型股基。


    股票型基金的仓位超九成,绝大多数混合型基金也是开足马力,仓位也逼近其80%的契约上线。王亚伟掌舵的华夏策略精选


    、华富策略精选


    、金鹰中小盘、信达澳银精华等一批混合型基金的仓位也都在75%以上。


    单一行业配置的高比例


    除了被动的高仓位外,指数型基金重点跟踪的金融、地产等行业的发飙也是其领先的法宝。在过去的二季度,主动型基金对低估值的金融保险


    、复苏先导的地产股以及采掘类个股情有独钟。


    据天相统计数据显示,在可比的偏股型基金中,金融、保险,房地产和机械设备行业分列基金的配置的前三位,占净值的比例分别为23.53%、8.99%和8.28%。其中,金融、保险和地产行业较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了6.65%、3.13%。


    如果剔除指数型基金,景顺长城增长2号持股金融、保险的比例最高,金融、保险行业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高达45.48%;益民红利成长


    则是房地产的坚定做多者,房地产行业的比例已占该基金资产净值的26.94%,二季度的黑马"交银系"也是地产股的拥护者,交银稳健、交银精选和交银蓝筹三只基金房地产的配置比例均超过20%。尤其是交银稳健,该基金对于金融、保险,房地产和采掘三大行业的配置比例分别为26.17%、24.73%和22.58%,占资产净值比例为73.41%。


    汇添富成长焦点


    ,金融、地产和采掘的行业配置耗费了基金净资产的一半以上。同样,易方达策略成长在上述三大行业上的配置比例也逼近基金净资产的60%。


    精选个股的高重复


    在金融保险、地产等大力度配置的思想下,基金十大重仓股中重复率非常高,使得2007年的"群狼战术"再度重演。


    Wind数据表明,基金持股数最多的是中国平安


    ,持有该股的基金数量高达212只,其中有50只基金持股市值占基金净值


    比例5%以上;其次是招商银行


    ,199只基金持有该股,其中有74只基金持股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例在5%以上;第三位的是浦发银行


    ,持有基金数量为171只,其中65只基金持股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例在5%以上。


    多只基金对重仓股大幅增仓。嘉实研究精选


    对早已重仓的深发展


    再下重手。二季度,嘉实研究精选买入170万股深发展,持股数量增加到1250万股;泰达荷银行业精选


    6月底持有中国平安的数量接近1000万股,较3月底上升了近500万股;浦发银行


    ,一季度末对其实行超配的基金只有33只,而到二季度末这个数字上升至41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