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海最新三区划定封控区减少660多万 [复制链接]

1#
黑龙江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69942.html

来源:上观新闻


  4月29日上午10:00,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舒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市公安局法制总队总队长范宏飞介绍本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赵丹丹介绍,截至4月28日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例、危重型52例。


  4月28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52例,平均年龄84.02岁。52位患者伴有多脏器严重的基础疾病,包括食道癌、胰腺癌、脑膜瘤、黑色素瘤等晚期恶性肿瘤,脑出血术后、脑梗后遗症、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冠心病、严重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重度高血压、糖尿病、尿*症等。他们均未接种过新冠疫苗。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昨天,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请社区妥善做好接返工作。


  近日,我们公布了首批个常态化核酸采样点,方便市民核酸检测。为了减轻市民和企业负担,从5月1日到6月30日,本市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实行免费核酸检测,请大家根据防控要求主动做好检测。


  上海“三区”划定最新:


  封控区减少人数多万人


  记者询问:之前提到过“三区”划分将根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请问最近全市筛查后,各区有没有划定新的“三区”,能否介绍一下情况?


  赵丹丹介绍,近期,本市聚焦重点、分区分级,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施了“核酸+抗原”的组合筛查。


  依据阶段性筛查结果,4月28日各区的“三区”划定结果,与4月20日发布的结果相比较,全市共划分封控区个,涉及人口数万人,减少人数多万人;管控区个,涉及人口数万人,增加人数超过万人;防范区个,涉及人口数万人,增加人数超过万人。


  上海5.2万民警参与一线疫情防控,


  为市民挽回各类诈骗损失余万元


  舒庆介绍,自本轮疫情以来,公安机关坚决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按照市委、市*府部署要求,5.2万民警全警动员、全力以赴,沉到社区里弄、压到防控一线,和广大防疫工作者、志愿者并肩战斗,努力保障城市有序运转,积极为市民群众排忧解难。目前,全市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在此,我代表全市公安干警,对市民群众给予的支持和配合表示衷心感谢!


  疫情期间,全市公安机关在严格落实疫情管控措施的同时,也千方百计保障民生保供通道畅通,依法打击各类危害食品安全等违法犯罪,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一是畅通入沪通道和市内物流,努力保障物资配送“进得来”“跑得通”。


  在入境高速道口,公安干警24小时驻守,认真落实各项防疫要求。同时,动态优化查验流程,将一辆车的查验时间平均缩短至30秒。针对个别车辆人员核酸证明不齐全的情况,积极协调提供帮助,必要时采取警车闭环护送至卸货点、卸货后再护送出市境等方式,让物资“进得来”“跑得通”。


  在市内通行路网,公安机关结合道路封控要求,科学制定交通组织方案,既努力保障各类保供、防疫人员、市民看病等车辆全时段、全路段、全区域通行,又严格落实“非必要不上路”等管控措施,把不符合上路条件的车逐一劝返。


  封控点的民警着力提升查验效率,对保供车辆和人员予以快速放行,防止对正常保供车辆反复查验、拦截受阻,日均保障40余万辆车辆正常通行。


  二是依法打击各类涉疫违法犯罪,努力守护市民的“钱袋子”“菜篮子”安全。


  疫情以来,公安机关紧盯违法犯罪新动向、新手法,强化研判、主动出击,“零容忍”打击团购诈骗、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目前,已查处各类涉疫案件近起,行*处罚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近人。


  针对市民群众反映部分发放的保障物资和社区团购的物资,存在以次充好、质量低劣甚至食品变质、产品过期等问题,公安机关闻警即动,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迅速开展核查,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和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以及有*、有害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先后快速侦破了4起销售劣质猪肉案件,及时阻断了一批劣质猪肉流入市场。


  舒庆表示,我们也衷心希望广大市民积极提供犯罪线索,公安机关将认真核查每一条线索,一查到底,狠狠打击昧着良心赚“黑心钱”的不法分子。


  针对群众反映的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封控期间市民购物不便,以“社区团购、代购跑腿”等名义实施诈骗,公安机关迅速侦破了10余起此类案件,并及时将被骗钱款返还给被害人。


  针对疫情期间市民长期居家、遭遇电信网络诈骗风险增加的情况,综合利用社交网络、新媒体平台等渠道开展反诈宣传,提醒市民防范假冒电商客服退款、谎称发放疫情补贴、新冠疫苗投资理财等新类型诈骗,为群众挽回损失余万元。


  三是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宗旨,协同各方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疫情期间,许多群众遇到生活上的困难后,出于对公安机关的信任、拨打求助,呼入量激增、单日峰值超过9万起。


  对群众的每一次来电,公安机关都高度重视、快接快处,努力给予必要帮助或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加以解决,特别是对涉及血透、化疗、孕产等紧急救助,第一时间协调处置、开辟绿色通道,累计接处求助类警情54万多起。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全市公安机关组建了1余支社区帮困先锋队,与社区干部、物业人员、楼组长、志愿者等一道,主动帮扶独居老人、重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上门走访排查23万多次,解决实际困难8.1万多次。


  在此期间,公安机关还向全市90医院派驻了余名民警,24小时开展安全巡逻、秩序维护,设立现场警务室、警民联系点,积极化解纠纷、提供帮助。


  我们深知,和广大市民给予公安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配合、深切期盼相比,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有些做得还远远不够,比如,个别民警执法不注意方式方法、或情绪化或机械化,还有的遇到难题躲着走,没有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下一步,公安机关将始终秉持“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时刻
  当前,我市的疫情防控工作正处在较劲、爬坡的关键时刻,公安机关将持续从严从紧、从细从实抓好社会面管理和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尽最大努力保民生、解民忧,全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公安力量。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民警,


  疫情期间上海“”日接警量最高超过9万起


  记者询问:在疫情防控期间,有不少市民遇到出行、就医等问题求助民警的情况,能否介绍一下公安机关帮助市民解决了哪些实际困难?


  舒庆介绍,自本轮疫情以来,的接警率呈大幅攀升的趋势,过去平均每天接2.6万起,到了疫情以后平均每天接到4.6万起,最高的时候超过9万起。为了让人民群众的电话能打得通,报警台名接线员全程闭环管理、加班加点进行工作,让老百姓的每一起电话都能打得进来。


  随着疫情的发展,接警量中50%是求助类的警情,民警在接警过程中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有些不能解决的,也积极想办法协调有关方面积极的给予回应、给予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民警发挥了自己过去的专长。比如,宝山公安分局宝杨派出所社区民警周善振有过*医、消防员的经历,疫情期间,他就大显身手,当他所在的辖区出现了火灾以后,在消防车没有到达的情况下,他就先行组织灭火。当火灭了以后,他戴着的塑料面罩已经粘在脸上,当他撕下面罩的时候,头上也是血印,受伤了。


  有的志愿者由于穿着大白,在工作过程中中暑了,他就利用他当过医生的经历主动去帮助恢复。有一个老人骨折需要拆线,到医院不方便,他就发挥自己的优势,给这个老人拆线。哪里有困难,他就冲在哪里,被大家誉为“全能战士”。


  上海公安有多名社区民警,他们长期扎根在社区当中,平时已经和当地的社区群众有了很深的联系。疫情来了以后,他们就发挥自己熟悉社区的优势,与社区居委干部、志愿者等等,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当中,发挥化解矛盾、帮助群众的作用。


  比如,徐汇分局徐家汇派出所有一个民警叫王瑞芳,他今年都60岁了,到9月份就要退休了。疫情以来,他迅速深入社区、投入到战斗当中。在疫情发生过程中,他所在社区的居委书记、主任双双隔离了,他是社区民警,又是*员,他就发挥兼任居村委*组织副书记的优势,主动把居委工作担了起来,组织大家投身疫情防控。


  他所在的小区有多人,大多数都是老年人,需要帮助,哪里有困难,王瑞芳就出现在哪里,有的居民甚至打都专门找王瑞芳解决问题。为什么?就是因为在长期的工作中,特别是在这场疫情防控的工作当中,他与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周善振、王瑞芳都是一线普普通通的基层民警,也是上海5.2万名民警当中杰出的代表。


  当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和老百姓的实际困难、殷切期盼相比,做得还很不够,我们将紧紧围绕老百姓的需求,急人民群众所急、想人民群众所想,继续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有温度、有感情的服务。


  上海严厉打击“黑骑手”


  当前,快递外卖骑手是本市保供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健康直接关系快递外卖的安全。但是,目前还有不少“黑骑手”在从事配送活动。对此,请问公安机关是如何打击处理的?


  范宏飞介绍,“黑骑手”是指违反有关防疫规定从事配送寄递业务的人员。近期,为了保障市民群众购买物资时能够更安心、更放心,本市强化了对配送寄递人员的防疫管理。


  明确要求,对纳入保供企业防疫管理范围、具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以及“健康码”绿码的配送寄递人员发放“电子通行证”,作为上岗的必要条件和通行凭证。同时,各区都在想方设法,积极为符合防疫要求的骑手们获取“电子通行证”提供各种便利。


  但是,近期仍然发现一些无证人员,违规从事配送寄递业务,而且这些骑手是否按照要求落实相关防疫举措难以监管,对市民群众的健康构成一定的风险。另外,不少市民群众投诉、举报,这部分无证人员配送的物资存在“短斤缺两”“假冒伪劣”等情况,有的甚至还“哄抬物价”“坐地起价”“漫天要价”,严重损害了市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为了回应群众呼声,助力本市防疫尽早实现社会面清零,近期我们加大了对相关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通过街面核查和社区出入口巡查,对配送寄递人员要做到“逢车必检、逢人必查”。如果发现“健康码”异常的,及时联系防疫部门处置,做到“应隔离、尽隔离”“应收治、尽收治”。


  对配送人员未取得电子通行证从事配送寄递业务、不按规定接受核酸检测等违反防疫措施的行为,以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哄抬物价”等侵害市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也将坚持“零容忍”态度予以严厉查处,根据其行为性质、情节轻重以及危害后果,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此,我们也呼吁广大市民,如果发现相关违法犯罪线索,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三类”涉疫违法犯罪案件突出,


  上海警方将持续严厉打击


  记者询问,疫情以来公安机关查处和疫情相关的案件主要有哪些类型?另外,针对近期反映的社区团购诈骗,公安机关有什么防范提示?


  范宏飞介绍,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公安机关在助力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地,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的同时,对各类涉疫违法犯罪始终坚持早发现、早打击,切实维护市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从查处打击的涉疫违法犯罪类型来看,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类案件:


  第一类是生产销售伪劣食品,危害市民生命健康的案件。主要表现为行为人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或者用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


  比如,之前曝光的市民在团购以及领取保供物资过程中发现的多起“问题猪肉”案件。对于这些犯罪嫌疑人,上海警方始终坚持依法严厉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我们也提醒广大市民,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注意查看食品包装、标签等,加强甄别,如果发现相关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第二类是利用疫情实施诈骗,侵犯市民财产权益的案件。比如“社区团购诈骗”,是近期比较多发的一种,也是我们打击的重点。疫情以来,立案查处了17起此类诈骗案件,对11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这类案件主要表现为行为人利用疫情期间市民购买物资不便的情况,在社交平台、网站论坛、
  第三类是伪造、变造相关证明文件,妨害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的案件,主要表现为行为人通过涂改、拼接等方式,伪造、变造核酸检测报告,或者防疫保供、生活物资等临时通行证件,扰乱了本市正常的疫情防控和社会治安秩序。


  截至目前,我们累计查处此类案件33起,行*处罚了25人,对10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在此,我们也正告这些不法分子,切勿心存侥幸,上海警方将持续严厉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


  中医药全程参与上海疫情防控,


  能有效缩短核酸转阴时间


  目前本市中医预防方的发放情况如何?对方舱里的阳性感染者是否也提供中医药治疗?


  赵丹丹介绍,中医药全程参与了本轮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特色优势,在前期为密接、次密接人员发放中药预防代茶饮等基础上,4月初,我们面向全体市民开展中医药预防干预工作,面向全市家庭和单位发放了中药代茶饮、汤剂和多种抗疫中成药万人份。


  自4月15日起,按照攻坚行动方案要求,我们组织专家拟定“扶正抗疫方”等新处方,不断提高中药干预效力。针对出现阳性感染者的同楼栋同单位、老旧小区、城中村人员、养老机构、复工复产大型企业,以及社区工作者、物流保供、快递平台等重点人群,开展了新一轮中药预防汤药强化发放工作。


  后续,我们会根据疫情发展,更加精准地开展重点人群的中医药预防干预工作,不断优化中药预防方案,丰富选药用药范围。为了满足市民的个性化需求,大家可继续通过本市22医院的中医预防方药指导热线,获取针对性的用药指导。


  医院主要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目前,各医院广泛应用国家第九版诊疗方案的“三药三方”,拟定了针对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的“荆银固表方”等协定处方,特别是针对儿童患者配送了“扶正和解方”。


  同时,在方舱里还推广了小儿推拿、中医功法、香囊等中医非药物疗法,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核酸转阴时间等方面起到了有效作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