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拯救83岁患脑癌的老父亲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m.39.net/pf/a_5941815.html

来源:首都医院

接近凌晨,手机响了。

看到打来的电话,侯亮(化名)心里咯噔一下。他最怕这个时间接到父亲电话,平常这个点父亲早已入睡,除非有一些紧急突发情况。

“亮,你爸左边肢体突然动不了了,上肢、下肢都不行,医院瞧瞧吧!”电话那头,母亲声音急促而紧张。

撂下电话,侯亮开车直奔父母家,路上他就有一种不祥预感——父亲已经83岁高龄,平日里身板虽然还算硬朗,除了高血压外也没有其它基础疾病,但突然出现的不适很可能预示着身体机能发生了退化,或者某处部位产生了病变。

医院急诊检查后,医院走廊里,侯亮焦急等待着结果。检查室房间门开的那一刹那,他还暗示自己,父亲身体一直很健康,不会有什么不好的消息传来。

“你是患者的儿子?”医生说。

“通过头部核磁看,老人脑内有一个大小约5公分的占位病变,初步判断是一种恶性肿瘤。老人今年多大?刚开始有什么不适症状?还有其他基础疾病吗?…”

侯亮记不清对面医生最后说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泪水模糊了双眼……

侯亮与父亲

中国式父母

往日生活如电影碎片般在脑海中闪现:父亲年轻时是一名*人,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和多次重大*事演习,荣获多项战功,脸上伤疤是战争岁月年代的洗礼,*装胸前的奖章诉说着父亲的忠诚和勇敢。虽然父亲在家时间很少,但一身正气、为人正派的作风给整个家庭都留下了深刻烙印。在部队大院里,侯亮度过了人生最初的美好时光。

侯亮还想起,父亲因执行一次*事任务时腿部受伤,请病假休养在家,那是父亲难得的休息,也是和家人待过的最长一段时间。对于身上伤痛,父亲只字未说,更多的是和家人聊起快乐的*旅生活,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苦日子都会过去的,不要灰心丧气”。

那时的父亲给侯亮更多的印象是:对病痛和折磨不在乎,无所畏惧,即使日子过得清贫,但斗志昂扬,坚强乐观。

思绪回到当下。侯亮却有点担心父亲,怕他被突如其来的疾病压垮,无论身体还是精神上。

到龄从部队退休后,父亲一直休养在家,前后反差明显的生活状态让他很长时间不能适应过来,身旁一个个离去的老战友会让他感慨来日无多,有时甚至经常唉声叹气,情绪低落。

影像报告结果出来后,侯亮一直没敢告诉父亲实情,只是以“脑内有炎症”为理由搪塞。

父亲看出儿子的为难,他好像知道了什么,一个劲地告诉侯亮:“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治,为了不给你们以后添麻烦,也要治。”

侯亮说,老父亲有着很多中国式父母的典型特征——不想给子女添麻烦。但越是这样,他心里越过意不去。

父亲住院时

比预想更差

医院建议转院治疗后,侯亮便带着医院波折。辗转越多,对这个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刻,心里却越发没底。

脑内恶性肿瘤,即大众认知中的“脑癌”。提到“癌症”,很多人谈之色变,畏之如虎,由于低治愈率和高死亡率,这个词眼成了中国人和家庭的梦魇,甚至很多人在治疗前就已经选择放弃。

侯亮也有这样的恐惧,内心无数次自问过“父亲还有救吗?”“还有多长时间?”……但他不想放弃,这毕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尽管治疗过程坎坷曲折,医院以老人高龄,手术治疗风险过大为由婉言拒绝,侯亮那时仍然不觉得累,甚至心里还抱有一丝侥幸,他觉得父亲脑内肿瘤不会是恶性的,甚至认为脑内病变根本不是肿瘤。

但现实总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好,甚至残酷无情。

首都医院神经外科六病区主任李守巍教授、刘锐主任团队接诊后,通过影像资料判断,患者脑内肿瘤情况比预想的更加不乐观,是胶质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胶质肉瘤。

胶质瘤是脑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肿瘤,性质为恶性,很难根治,而且手术后往往会复发,预后并不理想。针对胶质瘤的治疗,目前在医学界仍是难题。而胶质肉瘤预后更差,如果不治疗,患者平均生存期只有三个月。

高风险

这是侯亮最不想听到的消息。但无可奈何,就像一场与疾病的遭遇战,无路可退,他和父亲就像悬踞在崖边上的人,稍微退后一步,就会跌落深渊。

医生告诉他,手术切除是胶质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而且要尽早手术,越早越好。但手术有巨大风险:肿瘤位于脑内中央区,与重要神经核团、纤维及血管关系密切,甚至完全缠绕在一起,手术稍有不慎就会触碰到这些重要神经组织,术后可能出现身体一侧瘫痪、语言功能丧失、昏迷不醒,甚至下不来手术台。

手术要跨过的另外一道坎是年龄。李守巍教授介绍道,高龄患者全身各系统如心血管、消化、呼吸和免疫器官功能下降,机体抵抗力降低,很可能无法耐受手术,即使可以手术,术后容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高龄老人多伴有心肺方面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手术风险还在于老年人心肺功能减退,全麻插管后可能出现拔管困难,出现脑出血,脑梗死等意外事件。

李守巍教授、刘锐主任团队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除原发病外,还对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进行检查,以判断能否耐受手术。确定可以手术后,团队还组织多次讨论,制定了术中、术后各种突发意外处置方案。

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李守巍教授、刘锐主任团队提前一个半小时和麻醉医生一起进行手术前准备。术中由李守巍教授主刀,在麻醉医生的严密监护和协助下将大小约5公分的肿瘤镜下全部切除,术中未出现意外波折。

团圆

术后第二天,父亲从ICU返回普通病房。但侯亮仍放心不下,他担忧出现并发症,每次查房或医生单独与他谈话时,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1天、2天、3天……体温正常、肺部没有感染、胃肠功能正常。到术后第4天,父亲已经可以慢慢下地行走。恢复异常顺利甚至超出预期,术后第7天医生告诉他们可以出院时,侯亮心中石头终于落地。

病理结果回报为胶质肉瘤,证实了医生当时判断。

医生告诉侯亮

胶质肉瘤的治疗一般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手术切除是胶质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既可以明确病理性质,有助医生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还能切除肿瘤,解除肿瘤对脑组织的压迫,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如果手术能全部切除肿瘤,则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时间,为后续治疗赢得先机。

那个周末,侯亮和父亲回到家中。母亲看到老伴和儿子,激动地一时说不出话来,硬要炒菜喝酒庆贺,但因为术后不能喝酒,只有丰盛的菜肴。

饭桌上,兴起时,父亲又回忆起他在*营里的峥嵘岁月。侯亮有些恍惚,像是又回到了小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听父亲声情并茂、铿锵有力讲述他的*旅生活。

侯亮说,这种感觉久违了。

出院前,侯亮父亲为李守巍教授及团队医生送上锦旗

#医师报超能团##超能健康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