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州市潮安区沙溪镇玉湖村,65岁的乡村医生蔡淳铿去年以来难得地休息了十个月,因罹患肿瘤,她成了被照顾的对象。饶是如此,她依然挂念着等候她的病人,中途状态稍好时便又迫不及待回到卫生站坐诊,直至近期病情复发,才不得不停工休养。
从医38年,蔡淳铿一年四季守在卫生站。她坚持“用最少的钱换最好的疗效”,很多人都愿意找她看病,卫生站保持着日常五六十号的门诊量。她说,“我感觉在卫生站最自在,再忙都不会觉得累。”
蔡淳铿在卫生站。受访者供图
从业38年风雨无阻
玉湖村居潮州西面,距离市区约20公里,常住人口余人。自年和同为乡村医生的丈夫一起申请开设卫生站以来,蔡淳铿就一心扎在这里,每天坐诊风雨无阻,一年中仅给自己放假三天半——除夕下午到正月初三。38年来,仅有两次例外。
第一次是在年6月,蔡淳铿的丈夫蔡楚绵突发心肌梗塞意外病故,悲痛的她在精神恍惚之际不慎摔折了手臂,休养三个月后,她收拾好心情,毅然回到了卫生站。2年之后,年满55周岁的她再次选择了留岗,只说闲不下来。一直到年岁末,连续多日连轴转的她病倒在了岗位上,医院,诊断为结肠癌。
蔡淳铿的拼劲,周围人都看在眼里。因看病认真、用药准、收费低,村里的人有头疼脑热、腰酸背痛的问题都愿意找她看,不少外地的病人找她看过一次,也愿意回头再来找她,有来自浮洋、市区等周边镇区,还有来自揭阳等市外的,一个小小的卫生站保持着日常五六十号的门诊量。她还要兼顾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和家庭医生一起上门为群众做健康问询和体检。每天早上8点开诊,经常忙到晚上9点多。
近两年来,因疫情影响,村卫生站作为哨点,村医同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