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华科在线智能机器人引导下球囊压迫术 [复制链接]

1#

神外前沿讯,6月21日,医院神经外科在杨*主任带领下开展了华科精准智能机器人引导下连续三台复杂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三位患者手术均一针穿刺到位,术中患者各项指标平稳,球囊成像满意,术后患者疼痛消失,每台手术操作仅耗时30分钟左右。

据了解,开展连续3台智能机器人引导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结合术中动态影像扫描检测和修正参数,为国内首次。

趋势:机器人辅助有利于球囊压迫术的普及

据了解,三叉神经痛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药物、射频消融术、微血管减压术和球囊压迫术等,各种治疗方式各有利弊。

第一,药物、射频消融术等治疗方式虽然简单,但容易复发;

第二,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毕竟是开颅手术,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且部分病人不愿意接受,推广应用有一定的困难;

第三,三叉神经麦克氏囊球囊压迫术是首先使用穿刺针穿刺卵圆孔,将微球囊(目标容量0.7ml左右)经过卵圆孔置入麦克氏囊内,进而扩张球囊对三叉神经半月节产生微毁损效应,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由于在颅外操作,从Mullan首次在JNeurosurg杂志上报道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的病例起始,各国神经外科医生不断探索和应用,近年来此术式在我国也得到认识,逐步在全国推广。

目前,球囊压迫术以其有效与微创的优势,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但对术者的穿刺经验要求较高,而机器人的辅助,恰恰能够大幅缩短医生的学习曲线,快速提供球囊植入的精准度,将为球囊压迫术这一术式的普及,提供有力的保障条件。

案例简介及治疗过程

杨*主任、马长城教授手术操作中

这3例复发患者,医院到该院治疗。第一例为青年女性,经过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及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对再次选择开颅手术不愿接受;第二例老年女性患桥小脑区脑膜瘤的三叉神经痛行伽马刀治疗后7年及2次射频治疗术后复发,同时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肾上腺肿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白内障、先天性斜视,患者不适宜开颅手术;第3例老年女性,三叉神经痛6个月伴有高血亚、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射频治疗后复发,病人拒绝开颅行微血管减压术。

杨*主任与马长城教授领衔、司雨博士等组成的功能神经外科团队反复探讨以往开展智能机器人的相关工作,综合评估后,考虑采用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但顾虑三叉神经颅底穿支的解剖结构复杂,颈内动脉等重要血管毗邻仅1厘米,穿刺路径中一旦有误,损失大血管可致致命的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合智能神经外科技术及开展机器人的经验探讨,决定为患者选择了智能机器人引导的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手术。

手术前通过精细的磁共振、CT扫描,获得患者的空间三维数据,将该数据导入机器人内,通过软件即可模拟患者的形态,在各个角度观察、设计手术方式。

手术操作步骤

1.患者术前安装骨性或皮肤标记点,薄扫术前ct,要求范围包括全头,影像数据导入机器人系统中用sinoplan软件设计一根穿刺路径,将卵圆孔设为路径靶点,嘴角旁开2.5CM设为路径入点。

2.术中取仰卧位,全麻上三钉头架,摆放C型臂于头部中心位置,固定机器人。

3.导入患者磁共振、CT电子数据,注册患者三维空间坐标,规划、选择穿刺路径,消*铺巾;

4.安装穿刺导向器,机器人机械臂自动运行至预设穿刺路径的工作位置,使用20毫升注射器针尖破皮后,使用三叉神经专用穿刺针,轻柔穿刺至目标卵圆孔靶点;

5.置入球囊导管用C臂验证导管头部位置,沿着穿刺针外套管到达Meckel腔,充实球囊进行神经压迫:球囊内注入0.3毫升碘海醇,压迫2分钟,再注入0.4毫升碘海醇,C臂验证球囊形状,再次压迫3分钟。

术中球囊成像满意

6.撤出球囊导管和穿刺针,手术顺利结束。

案例资料和辅助检查

1.基本资料:女性,37岁。

2.主诉:再发右侧面部阵发性疼痛7个月

3.现病史:患者14年前无诱因出现右侧面部疼痛,为阵发性、割裂样疼痛,每次疼痛持续数秒,疼痛间歇期无异常,予以卡马西平治疗。后药物剂量逐步加大,7年前在外院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3年前疼痛复发,再次行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术。7个月前疼痛再次出现,性质同前,为右侧V2支配区域疼痛,洗脸时可诱发,严重时VAS评分9分。口服止痛药物效果不佳,为进一步手术治疗入院。

4.用药情况:卡马西平0.2gtid

5.辅助检查:

图1磁共振扫描除外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图2术前头面部CT展示右侧面部形态和既往微血管减压骨窗

6、术后:

患者术后半小时完全清醒,疼痛消失。

患者术后仅存留右侧口角针尖样穿刺口

主要术者团队简介

杨*,医学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外科学(神经外科、医学技术)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首批13位临床科学家之一、年王忠诚医学成就奖获得者。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神经外科与肿瘤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智慧医疗工程与技术学组副组长、磁共振成像与医学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北京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神经外科分会智能神经外科开发与应用委员会(学组)主任委员、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创神经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交流协会副会长、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专委会委员、《中华脑血管杂志副主编》等。师从于我国神经外科创始人王忠诚院士,在世界神经外科中心——美国凤凰城BNI和德国汉诺威INI等地学习。主要从事颅底病变及脑肿瘤、脑血管等基础与临床研究。调入医院担任神经外科主任,组建颅底和颅脑肿瘤组、脑血管病组、功能神经外科组、脊髓脊柱组、颅脑外伤组五个亚专业组及颅脑肿瘤、垂体瘤、脊髓栓系综合征、脑功能疾病4个MDT团队;科室有四项新技术获北医三院技术创新奖;带领科室成为北京市首批5个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培基地资格之一。SCI收录20篇(包括《Nature子刊》、《InterdisciplinaryNeurosurgery》等Q1区),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于中华级杂志65篇,SCI收录18篇;主编及参编著作、研究生教材等13部;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课题,获各级科技奖项12项。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课题,获各级科技奖项12项。目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计划、医院临床重点项目等8项课题支持,参与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专项北京脑计划专项、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等关于《基于脑细胞外间隙新发现的脑病诊疗新技术研究》、《脑胶质瘤细胞微环境成像新技术研究》及《脑细胞微环境活体测量技术及脑病诊治新方法研究》重大项目。

马长城北医三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功能神经外科专业组组长,神经外科*支部书记。中华老年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北京市医学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委员,北京市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海淀区医疗鉴定委员会成员,北京大学神经外科学系教授委员会委员,《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特约编委、编委。主编、参编《DTI脑白质纤维束结构与功能》、《脑干DTI神经纤维束图谱》、《脊髓肿瘤外科学》《脊神经解剖与显露》等相关专著及教材,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北京市、北京大学等科研基金共8项,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指导研究生、访问学者及相关进修医生二十余名,获评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

专业特长:擅长显微神经外科微创手术,特别是脊柱脊髓疾病、颅脑肿瘤和血管疾病的智能与导航技术下的微创手术治疗及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帕金森综合症、运动障碍、老年痴呆、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癫痫及周围神经病变等外科治疗。

司雨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专业范围:颅脑损伤、脑血管病、神经系统肿瘤、功能神经外科和脊柱脊髓相关疾病;学会任职:北京大学神经外科学系青年委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