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曝光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3159.html病史:男性,36岁,声音嘶哑2年,听力下降、吞咽困难半月余。查体:双侧额纹、鼻唇沟等深,口角无歪斜。左侧听力减退。悬雍垂右偏,左侧咽反射消失。左侧舌肌萎缩,伸舌左偏。耸肩、转颈动作无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行一字步可,闭目难立征(-)。术前影像学MRI(图1)示左侧颈静脉区肿瘤,呈囊实性,跨颈静脉孔生长,累及后颅窝及咽旁间隙;颅底HRCT(图2):左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扩大,枕髁部分被破坏。
图1.术前MRI示跨颈静脉孔内外沟通肿瘤
图2.HRCT示跨颈静脉孔区相应骨质改变
术中图片见图3,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神经鞘瘤。
图3.术中部分图片展示。
*Mastoid,乳突;Epiduralpartoftumor,硬膜外肿瘤;Cerebellum,小脑;Tumor,肿瘤;JF,颈静脉孔;Medulla,延髓;GTR,全切除。
术后/随访影像学术后/随访影像学:术后MRI(图4)复查示原左CPA、左颈静脉孔、左侧咽旁间隙内病灶已全切,邻近脑干受压解除;颅底HRCT(图5)示术中髁旁骨质磨除范围。随访(15Months)MRI(图6)未见肿瘤复发征象。
图4.术后MRI示颈静脉孔肿瘤全切除
图5.术后HRCT示髁旁骨质磨除范围
图6.随访MRI未见肿瘤复发征象
术后/随访神经功能
出院时,面神经功能1级,左侧听力好转,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伸舌偏斜无加重。
随访(15Months),左侧听力进一步好转,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较出院时明显好转。
病例点评:一期全切除颈静脉孔区肿瘤难度较大,尤其是跨颈静脉孔生长,累及后颅窝及咽旁间隙的肿瘤常需分期手术或与耳鼻喉科合作方可实现肿瘤全切除。在传统远外侧髁旁入路的基础上,本手术组通过枕下髁旁-颈外侧入路完美解决了以往的“问题”。该入路以颈静脉孔为中心,磨除髁旁骨质(主要是颈静脉突),从后方打开颈静脉孔。向上通过枕下乙状窦后的空间显露桥脑延髓池及桥小脑角池;向下经Henry脂肪间隙,顺着肿瘤生长形成的空间显露咽旁间隙茎突后区肿瘤(见图7)。若肿瘤进一步累及迷路下或突破茎突隔膜广泛累及颞下窝,该入路可联合迷路下入路、颈侧入路、颞下窝入路等完成肿瘤的切除。该病例中,我手术组通过枕下髁旁-颈外侧入路安全的一期全切除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同时已受损后组颅神经功能未产生一步的影响,甚至有部分改善。当然,该入路不仅针对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累及该区域的脑膜瘤和副神经节瘤均可应用。年至今,我团队采用该入路切除各类颈静脉孔区肿瘤共例,全切率达92.2%,后组颅神经功能改善率约60%。已在《Neurosurgicalreview》、《ChineseJournalofSurgery》等权威期刊上发表颈静脉孔解剖及临床研究成果共9篇。
图7.枕下髁旁-颈外侧入路Key-points
1.枕下乙状窦后显露桥小脑池及小脑延髓池。
2.髁旁骨质磨除,从后方打开颈静脉孔。必要时可磨除迷路下骨质。
3.寰椎横突和下颌支之间的空间显露咽旁间隙茎突后区。
END
撰文
王祥宇
绘图
*一康
编辑
王路飞
审核
刘庆
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