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案服药后出现不适,是治错了还是瞑眩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早期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zqbdf/170908/5683025.html

有一位72岁的原发性颅内额叶肿瘤的患者,考虑到为脑膜瘤的良性病变,患者本身年龄也比较大,家里人为她选择了中药保守治疗。服药20多天后,患者的左侧环跳、丘墟和昆仑附近都陆续出现了一些肿包(扫码看图1),疼痛异常,以致无法行走。这些穴位都是偏于体侧的太阳和少阳经循行上的反应点,对于我们的鉴别诊断很有意义,这也说明一开始我选用柴胡桂枝汤合五苓散与麻附细辛汤为底方的思路是正确的。

从解剖定位上来看,额叶涉及的区块也包含了少阳经和太阳经。中医讲的“肝生于左”“胆清则脑清”也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患者脚踝肿块附近的经络在三焦上对应的也是顶焦髓海。患者在陆续服用中药70余剂后,视力明显改善,头晕恶心感消失,复查时肿瘤从32mm×27mm缩小至21mm×19mm,余无不适。后嘱其坚持续服中药,定期复查反馈。这则病例给我的启发还是蛮大的。至少从目前的经验来看,瞑眩反应起码有两个作用:一是起疾病预测与鉴别诊断作用。传统的中医诊断并不是万能的,而通过瞑眩反应进行疾病预测与诊断恰恰能帮助我们弥补在传统诊断上的不足,甚至相比西医的诊断而言,这种诊断更具实用性和临床指导性。我想,现代医学束手无策的阿尔兹海默症或许也可以在瞑眩反应的疾病预测与防治方面找到一些启发。二是起直接治疗作用。瞑眩反应本身就是一种排病诱导,实际上类似于一种免疫活化过程,很多慢性痼疾的治愈靠的就是这个过程。这是中医相较于西医所特有的治疗优势,也是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与“揆度奇恒”的深刻体现。本文摘自《伤寒耕读录·贰》……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伤寒耕读录》,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伤寒耕读录》主要以中医临床经典《伤寒论》为基础和研究对象,并结合作者为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八年制扁鹊班授课讲稿笔录,以随笔、问答纪实与选摘的形式撰为四编医学小品与短文荟萃,分为两部结集出版。

作者简介

张耕铭,男。曾经用半年时间系统学习过意识领域界Einstein,超个人心理学大师KenWilber的AQAL整合生命实践,对于其中医的学习与探索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学术上尊法仲景,喜用、活用经方,涉猎广泛。临床尤其擅于灵活运用伤寒六经辨证以及内经反治法治疗多种慢性疑难疾病。

个人学术创作方面,著有《伤寒亦婆娑》《伤寒耕读录》,校注中医古籍《医经解惑论》《伤寒杂病论类编》两部。另有TheOutlineofPrecancerousInterventionandCoreTechnicalUnitSupportforTCMImmunotherapy--TheEnlightenmentofShanghanLuntoModernClinicalMedicine及《伤寒唵呓——六经讲习手札》目前尚未公开。课余时间,在中国中医药报先后发表多篇文章。

个人座右铭:心外求法,皆是歪道;此生尽兴,赤诚善良。

END中医出版好书从不会埋没版权声明本文摘自《伤寒耕读录·贰》,作者:张耕铭。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欢迎投稿唠嗑。●带状疱疹还在吃抗病*药吗?这个疗法3-6次治愈!●这个方子专治出血性疾病,还能升血小板!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