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优梅,家住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千净村。我的儿子叫陈炜,年6月20日出生。只要见过炜炜的人,就会很快喜欢上这个礼貌又懂事的孩子,他会微笑着喊刚见面的长辈叔叔、阿姨。可不幸的是,我的儿子,这个只有8岁大的小男孩,那么的面目俊秀,惹人疼爱,脑部却患有恶性肿瘤,正在广州医院进行救治。我一直觉得老天对我们太不公平了,儿子出生以后第一次离开家乡去广州,居然是为了活命。
在年7月10日,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再过几天就要期末考试了,却突然感到头疼、头晕并伴有呕吐,我医院,医生给孩子开了一些感冒药,吃了几天药病情未见好转,反而出现了发烧等症状。7月13日,我又和老公陈先阳把孩子医院,经过CT检查发现儿子脑部占位性病变。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们在当天下午就带着孩子转院至广州医院,经过脑神经外科专家检查并紧急会诊,7月15日,病理诊断为: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WHOIV级,也就是高程度的脑部恶性肿瘤,医生给炜炜做了开颅手术进行肿瘤切除。
让我们庆幸的是,炜炜术后伤口恢复得良好,在7月24日,我们带着儿子出院回家了。谁知在8月21日,医院进行术后复诊,不幸的一幕发生了,磁共振检查诊断为:肿瘤复发并转移。9月4日,医生又一次给炜炜做了开颅手术施行肿瘤切除。
从炜炜年9月4日做完第二次手术后,每个月就要住院10—15天,进行化疗治疗以及复诊检查。我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房,由我全程照顾医院就诊治疗,我老公回到老家去厂里上班,尽全力保障全家的生活以及孩子的看病治疗。
“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我想快点回学校上课。”年1月26日中午,我正在做饭,儿子突然问我。面对孩子的询问,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心如刀割,眼角一下子就湿润了。我想了想对儿子说:“等咱们炜炜的病好了,我们就回家。”学校给儿子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他与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可是他的病情非常不稳定,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康复治疗,这些我不忍心告诉他,所以一直瞒着他,想等将来孩子病好以后再找机会告诉他。
在离开学校的半年多里,医院病房,炜炜几乎每天都会拿出从学校带过来的几本课本,翻看几眼又重新合上,小心翼翼地收起来,有时候还会做一些题。儿子说,他非常想念班里的同学,嘴里总是念叨着邻桌几个同学的名字,尤其是最近一个月,总是吵着要回家、回学校。
之前在学校里,体育和画画也是炜炜的特长,体育课时,炜炜的跑步速度总能引来其他同学的羡慕和赞叹,同时引起老师的夸奖。在儿子没有生病之前,我们看到他对画画的爱好与擅长,曾一度考虑过将来是否应该让儿子主攻美术,考美术学校。而现在。这一想法已经变成了奢望。
为了给孩子治病,我们已经花掉了20多万块钱,家中的积蓄早已经消耗殆尽,这些钱大部分是从亲戚那里借来的。如今,每个月风雨无阻的住院化疗治疗费用,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更让我们接受不了的是,儿子现在的化疗结果并不理想,有很大几率要做骨髓移植,具体是否要做移植还要看化疗评估,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后续治疗费用是一笔不菲的数目。
医院和出租屋照顾儿子,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靠孩子的父亲一个人来支撑。我老公在老家的厂里面上班,每个月有块钱的工资,为了孩子能得到更好的医治,他兼职了水电安装,去年11月还买了一台薯类浆渣分离机,给村民加工淀粉,因为薯类加工淀粉是季节性的,不得不和厂里的同事调班上夜班,白天帮人加工淀粉,每天只能吃饭后眼睛眯一会。
炜炜自从第二次手术做放化疗之后,检查发现复发和转移,后面两次做化疗就加大了剂量,每一期化疗总费用在4.5-5万元左右,还需要做6个疗程共12次化疗,费用预计在30万元,报销50%左右,还需要费用大约15万元。为了孩子能够好起来,我和老公再苦再累都会坚持下去,但一想到儿子下一步的治疗费用,我欲哭无泪,希望好心人能帮帮我们,救救孩子,他还这么小,还有很多梦想没有实现。